推行社區網絡化管理,提升為民服務本領(什么是社區網絡化管理)
社區要以網絡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推行社區網絡化管理,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推行社區網絡化管理
社區按照“地域相鄰、規模相當、人員相熟”原則,根據社區實際的地域面積、樓棟、人口數量、駐區單位等要素,建設社區網絡化信息平臺,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動各類社會服務資源在網格上聚集整合,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版”高效的社會管理服務格局。
創新數字化管理網絡
社區網絡與公安的數字社區黨建系統、城管的數字化管理、社區綜合治理平臺相結合,建立和完善聯動機制,對信息的采集、傳送、處置全程實時動態管理,實現信息的全面覆蓋、互聯互通,
創新機制化的網格模式
要創新社區網絡化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使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只需撥打服務電話,信息平臺就可自動顯示居民的姓名、年齡、住址等詳細信息,社區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上門或電話的形式,為社區居民尤其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務、居家養老、醫療衛生、政策咨詢、幫扶濟困、送餐送水等服務項目。同時,通過信息平臺的全程實時動態監管,對社會事務管理進行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協同處置,使問題、矛盾發現和處理的關口前移,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實現社情民意無遺漏、為民服務無縫隙、社區管理無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