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構建“325”黨建模式,引領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校黨建創新)
新時期,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又要向海洋要食物。廣東海洋大學水產人懷揣興海強國、造福人類的偉大夢想,篳路藍縷譜華章,勵精圖治謀新篇,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現已發展成為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的學科。水產學院黨委加強頂層設計,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在體制機制、組織機構、專職隊伍方面提供堅強保障,實現黨建與業務雙融合,推進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三保障雙融合五推進”黨建工作模式,匯聚起謀海濟國、科學牧漁、向海要糧的強大合力,為攻克水產種業“卡脖子”關鍵技術,建設海洋牧場、藍色糧倉提供有力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撐,被廣東省海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廣東海洋強省建設表現突出單位,相關事跡被央視、新華社、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廣泛報道。
一、“325”黨建模式構建
政治建設為統領,三項保障作支撐
以體制機制為保障,強化政治功能。健全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政治生態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黨組織體系和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等五項機制;定期召開黨委會、黨政聯席會,把握辦學方向及師生關注的熱點重點事項,充分發揮黨委對重大事項的把關作用;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專題會議、季度聯席會議等,管好線上線下宣傳陣地。
以組織建設為保障,強化頂層設計。學院黨委制定學院“十四五”規劃,準確把握新時代師生思想變化及發展特點,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建設、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等事項,特別是在人才引進、職稱評聘、導師遴選、績效分配、項目申報、學生學業等工作,黨委會議先研究討論再提交黨政聯席會議決定,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作用,把牢辦學治院政治方向。
以專職隊伍為保障,建強戰斗堡壘。規范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設置原則;建立教師黨支部聯系學生黨支部制度;健全黨支部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完善責任清單,細化責任要求;建立提醒督促機制,所屬黨支部按期換屆,嚴格按照程序選舉;健全完善學院黨委委員定點聯系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高層次人才、教師入黨積極分子等制度,學生黨支部書記進課堂聽課、進班級走訪、進宿舍談心等“三進”工作機制。
黨建引領把方向,雙向融合促發展
學院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業務發展,以“黨建 項目”的方式,強化黨建與業務雙融互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學科專業建設助推黨建創新。學院學科專業在取得顯著進步的同時,助推黨建工作不斷創新,在實踐中凝練出了黨建品牌。海洋漁業系教師黨支部創建出“一個抓手、二輪驅動、三駕馬車、四位一體”的一二三四工作法;研究生黨支部創建出“一核兩翼三全共驅”研究生黨建育人模式;水生動物醫學系教師黨支部和本科生黨支部開展深度共建,形成教學相長,全員參與的培養模式;海洋生物系教師黨支部以強師帶動專業發展,打造了以廣東省級教學名師,南粵優秀教師等組成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水產養殖系教工發揮科技特派員的專業所長,瞄準科研所向,提供海大所能,為黨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鮮活素材。學院黨員深度參與各項事業發展,用高質量發展助推黨建創新,打造“三保障雙融合五推進”黨建工作模式。
耕海牧漁擔使命,五個推進謀海篇
聚力學科攀峰,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學院黨委始終把學科專業建設作為事業發展的聚力點,完成了高水平大學水產重點學科實施方案,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建設方案等,充分調動全院師生的積極性,取得優異成績。
涵養師德師風,推進一流師資建設。充分發揮黨管人才的優勢,組織開展師德專題教育、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開展教學競賽(觀摩)活動,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健全教師進修制度,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教學能力培訓、社會實踐鍛煉等,不斷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育德育人能力,培養為人為學為事的“大先生”。
厚植理想信念,推進時代新人培育。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完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聚力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學生需求的落腳點、立志報國的關鍵點,通過推動“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具體任務落地落實,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大思政課”作用,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立足學術攻堅,推進種業難題破解。積極響應“既要向陸地要食物,又要向海洋要食物”的指示精神,組織開展海洋領域關鍵技術攻關,認真落實省委“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任務,以平臺和團隊建設為牽引,聚焦涉海生物種業、海洋牧場、智慧漁業等方向,建立“需求高度明確、方向高度聚焦、任務高度牽引,目標高度清晰”的科研攻關模式。
提升服務能力,推進美麗鄉村共建。實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主動對接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廣東海洋大學“雙百行動”工作方案》為抓手,充分發揮雷州海水珍珠、徐聞對蝦等國家級科技小院和重大項目、重點平臺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325”黨建模式取得的成效
學院黨委是廣東省第三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海洋漁業系教師黨支部是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和廣東省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研究生黨支部是廣東省第二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覆蓋率100%,學生黨支部書記由優秀輔導員或骨干教師擔任。第五輪學科評估,水產學科由B-上升到B;以水產為主要支撐的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保持ESI全球前1%;農學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89名),水產貢獻率達81.57%;建成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予體系的學科,水產學科是廣東省高峰學科,2023年獲批水產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設國家一流專業2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或示范)課程18門;近五年,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累計獲獎118項,本科生考研升學率連續兩年保持在40%以上;研究生發表論文507篇,授權專利47件,獲得“漁菁英”挑戰賽等國家級競賽獎勵12項,廣東省優秀研究生4人。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培養來自加納、泰國等留學生30余名。學院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先進事跡在央視網、《人民日報》海外網、南方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頭條報道,獲廣東省海洋強省建設表現突出單位稱號。
作者:朱曉聞,王海燕,鄧裕堅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基金項目】廣東海洋大學人文社科項目:“黨建 鄉村振興”促進校地黨建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探索與實踐(C22826);廣東海洋大學文化品牌扶持項目:傳承海大精神,賡續水產情懷,助力鄉村振興(廣海大黨〔2023〕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