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228個站點 泉州推進“黨建+”鄰里中心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黨建+鄰里中心)
長者食堂方便老人用餐
老人在養老服務站打牌、下棋
在金山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志愿者與老人互動。
泉州老年人口基數大,預計到2030年老年人口將達200多萬人,并呈現增速快、高齡化特點。日前,泉州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全面建設“黨建 ”鄰里中心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針對通知要求,泉州市民政局就提升鄰里中心養老服務站(簡稱“養老服務站”)建設,制定了《關于推進“黨建 ”鄰里中心養老服務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從政策、資金、人才、機制、激勵等方面,對各地建設“七個有”養老服務站進行指導、提供保障。
泉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負責人介紹,泉州市正大力推進養老服務站建設、提升。目前已建成228個站點,就近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支持、社會交流等服務,讓老人切切實實受益。
配套設施齊全
能就醫用餐和休閑
據介紹,方案要求各縣市區遵循“黨建引領、統籌謀劃、合理布局、全域覆蓋”原則;按照“改造提升一批、統籌整合一批、規劃新建一批”的建設思路;建設有一所養老服務設施、有一所長者食堂(助餐點)、有一個微型消防站、有一個智慧健康小屋、有一支專業養老從業隊伍、有一家機構或社會組織運營管理、有一套規范的管理制度的“七個有”養老服務站,使之成為老人想來、愛來、盼來、常來的地方,讓養老服務站成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樂享晚年的幸福所在。
近日,經過提升改造,臺商投資區洛陽鎮西吟頭修葺一新的金沙“黨建 ”鄰里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成為周邊老人喜愛之所。這里每天都充滿了老人的歡聲笑語,他們有的聚在一起打橋牌、下象棋;有的愜意地坐在按摩椅上按摩;有的則在乒乓球室打球鍛煉。中午時分,長者食堂飄出飯菜的香味,老人可以在這里樂享午餐。
“這里吃飯很方便,還有老姐妹、鄰居做伴,大家一起聊天、看電視,感謝政府為我們創造這么好的條件。”村民楊愛珠阿婆開心地說,長者食堂的投用,極大方便了老人。陳友才阿伯平時一個人在家,長者食堂開放后,他非常高興,“以前一個人在家不好煮飯,這里的菜式豐富,很好吃,價格也便宜”。
用餐后,不想回家的老人,還能到服務站休息室,躺在干凈整潔的床上午休。
“我每天都會過來,從家里走到養老服務站,只用幾分鐘。”小區居民何國欣老人告訴記者,老人們閑暇時都喜歡來這里玩。
西吟頭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陳加龍介紹,金沙花苑小區是白沙片區改造的安置小區。“黨建 ”鄰里中心改造升級后,平時由村干部和村老人會管理。如今服務范圍擴大,周邊村子的老人都可以過來用餐、就醫和休閑。
“我們按照‘七個有’要求,對養老服務站進行提升。”洛陽鎮民政辦養老負責人黃婷婷介紹,西吟頭村一體化管理衛生所,就設在鄰里中心,老人就醫、檢查身體都很方便。此外,鄰里中心的百姓書房、便民服務中心、微型消防站都可以和養老服務站共享。
臺商區民生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臺商區一直將農村幸福院建設作為養老服務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2022年,該區計劃打造“黨建 ”鄰里中心12家,均按照市級建設標準要求完成農村幸福院暨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可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康復、代辦、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
活動豐富服務好 老人都愛來“打卡”
鯉城區海濱街道的金山社區老齡人口占19%以上,是典型的“老人社區”。對于金山社區“黨建 ”鄰里中心而言,做好養老服務工作尤為重要。
據金山社區相關負責人阮小萍介紹,針對轄區老年人口多的特點,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建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站,為社區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同時,充分盤活閑置資產,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慈園養老,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中心配備有活動室、廚房、餐廳、戶外休閑等功能區,同時依托專業養老機構,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全天照料等服務。”慈園養老負責人蘇院長介紹,目前機構有工作人員8人,其中有5位助老員,平時可以上門為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務。
在金山社區小公園,記者注意到,許多老人在這里健身、聊天、打牌。據介紹,這里是社區老年人日常“打卡”之地。小公園旁還有一座“健康小屋”,是社區打造的居家養老健康服務點,依托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金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吳家春診所、國大藥店、康佰家大藥房等醫療資源,組織開展義診、贈藥等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金山社區“黨建 ”鄰里中心各個陣地較為集中,且位于社區中心地帶,住得較遠的老年人走路10—15分鐘也可到達。陣地齊全、選址合理、活動多樣等原因也吸引不少老人經常前來“打卡”。
據介紹,為深化近鄰黨建,今年鯉城區推進建設17個“黨建 ”鄰里中心,并通過改擴建方式,推動其中5個社區建設長者食堂。其中,海濱街道金山社區、金龍街道金峰社區長者食堂已投用,開元街道東升社區、浮橋街道坂頭社區、鯉中街道新峰社區長者食堂即將投用。
整合社區資源 幸福院里歡樂多
近日中午,南安市官橋鎮漳里村“黨建 ”鄰里中心養老服務站漳里村幸福院響起了歡樂的《生日快樂》歌。5張大圓桌上,各擺著一個生日蛋糕,集體祝壽的老壽星圍坐在一起,點蠟燭、許愿、切蛋糕、吃愛心午餐……
據漳里村老人協會會長蔡文明介紹,目前漳里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有685位,占總人口的19.59%。由村民集資修建的幸福院大樓2020年投入使用。6層半的幸福院功能齊全,內有餐廳、南音社、書法室、棋牌室、圖書室等。幸福院還設了義工站,由政府采購指派兩名社工駐點,負責漳里及周邊村落助老工作。
據南安市官橋鎮民政辦主任黃仕宏介紹,這兩年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官橋“黨建 ”鄰里中心養老服務站點建設成效顯著,位于東片的西莊村幸福院和西片的漳里村幸福院先后投用。西莊村的養老服務站設施齊全,記者注意到,這里設有理發室、理療師、科普室和計算機室。
南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林金蓮介紹,今年以來南安市通過打造“黨建 養老”服務模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之家、黨員活動室和養老服務站點等相結合。截至目前,南安全市76個示范點,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投入使用的有45個,正在建設的有23個。“15分鐘養老服務圈”已漸漸形成。
集體祝壽、日常用餐、運動健身、讀書看報……今年以來,泉州各地“黨建 ”鄰里中心養老服務站陸續完成建設、提升,并長期開放,實現養老服務與社區建設的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功能聚合,增強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全體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成果。據泉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負責人介紹,這兩年來,泉州市大力推進鄰里中心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預計到2022年底,全市將建成274個“黨建 ”鄰里中心養老服務站點。(陳明華 方海濤 吳穎瑜 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