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行致遠 黨旗引領綠園紅——2021年長春市綠園區基層黨建綜述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今年年初以來,長春市綠園區堅持把抓基層強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高起點站位、高標準謀劃、高質量落實,努力為建設現代化新綠園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在強落實、促執行中彰顯黨性
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理念,把抓落實作為黨性原則、紀律觀念、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推動黨建主責落地、重大部署落實。
注重三級聯動,聚力共抓壓實主責主業。堅持項目化壓責、清單化推進、常態化問效,組織全區各級黨組織書記認領實施111個“書記項目”,制定《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重點任務攻堅分工》,定期召開黨建工作調度會、推進會,實現清單明責、項目壓責、調度問責。區委書記親自謀劃、帶頭領題,主持召開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基層黨建現場會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會。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立足實際提升統籌能力,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突出兜底落實,實現街域城鄉基層治理一體化模式、街道“一網四平臺”等任務高效突破。
注重鮮明基調,同心向黨慶祝百年華誕。組織全區各領域10個方隊1200余人集中舉行全區中共預備黨員入黨宣誓暨千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儀式,引導預備黨員牢記入黨誓詞,激勵黨員回顧莊嚴承諾,進一步激發全區黨員的戰斗力、執行力和凝聚力。組織召開綠園區“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對全區100名優秀共產黨員、5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4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集中表彰,19名黨員、11個黨組織榮獲省、市“兩優一先”榮譽稱號,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1891枚,進一步濃厚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鮮明導向。
注重公平公正,嚴字當頭推進換屆選舉。堅持嚴格責任落實、嚴把工作程序、嚴明用人導向、嚴肅換屆紀律,建立區級黨政班子成員包鎮街走村社入戶制度,組織召開嚴肅換屆紀律集體談話會議,簽訂承諾書907份,發放提醒函、公開信及紀律卡片2000份,高質量完成省市換屆風氣監督檢查,圓滿完成區、鎮、村(社區)3級黨組織換屆,24個村、62個社區全部實現“一肩挑”比例、一次選舉成功率、按期換屆率“三個百分之百”和年齡學歷“一降一升”預期目標。成功完成全市城區鎮黨委換屆試點區任務,超前謀劃研判干部配備,各鎮領導班子在年齡、學歷、性別等方面明顯改善。
2021年7月1日,綠園區舉行全區中共預備黨員入黨宣誓暨千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儀式。
堅持深學篤行悟思想,在強擔當、展形象中踐行初心
抓牢思想建黨基礎性建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高質量黨建聚黨心、踐初心、贏民心。
聚焦向史而新辦實事、開新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大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堅持“五個圍繞”定實事,“四個領域”提能力,“兩個層面”做表率,“十項措施”保落實,各級黨組織圍繞高質量發展、保障民生、鄉村振興、便民利民、基層治理5方面完成實事項目855件,年度完成率100%。各領域在職黨員認領兌現“微心愿”2772個,排查解決事關群眾利益問題736件。結合農村、城市、機關、非公領域特點,建成“2鎮4村10屯12處景觀節點”觀光環線,建設14個“口袋公園”,開展“服務社區、領辦實事”活動,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聚焦嚴新細實轉作風、樹新風。明確“作風建設年”10項行動55個具體舉措,在“綠園發布”公眾號開設專欄,刊登經驗做法和典型事跡34篇,將作風建設融入振興發展、破解難題、改革創新,全力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五大攻堅戰”,抓好經濟運行、疫情防控七項重點任務,攻堅生態環保、信訪領域突出問題,逐一解決地塊征收、違法占用難題,奮戰21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推動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在全市“作風建設年”工作通報中,區領導帶頭包保推進難題破解和好班子、好干部評選等多項舉措得到肯定。
聚焦增智提能強本領、促履職。舉辦2021年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圍繞授課輔導、現場教學、紅色教育3個教學環節,推動84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3名駐村第一書記提升履職能力。圍繞破解基層黨務工作者不會干、不敢抓的問題,以“萬人大培訓”為契機,組織鎮街、社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開展輪訓。打造職業化、專業化社工隊伍,全面落實“社工崗”“3崗18級”政策,207名社區干部考取“社工師”證書,切實為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鍛造骨干力量。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西新鎮裴家村現代都市農業旅游觀光園。
堅持互聯互動強引領,在謀大勢、助大局中發揮優勢
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找準中心大局和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點,推動黨建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全力以赴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優勢。
圍繞宜居宜業,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黨的建設貫穿治理、保障治理,高位統籌構建城鄉基層治理“1151 N”運行機制,探索“三個一”工作體系、“兩雙一網”實踐路徑,實現鎮街體制改革、簡政放權、網格治理、物業治理、民生服務“五線一體”,相關做法在長春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專報刊發。牽頭出臺并推動組建街道(鎮)物業企業聯合組織及其黨組織10項措施、深化城鄉基層治理12項措施落地,打造金強物業、凱悅物業等9個“紅心物業”,實現街道層面物業企業聯合組織及其黨組織全域覆蓋。
圍繞強村富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著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3個原建檔立卡貧困村調整選派3支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保持9名干部常態化駐村,嚴格日常管理、壓實4項職責,持續壯大助力鄉村振興組織力量。因地制宜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3個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全部落地,一村一策制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探索“能人帶動型”“領辦合作型”“產業發展型”“鄉村旅游型”“聯建經營型”“資產經營型”集體經濟發展6種模式,2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占比21%,集體經濟積累達到23億元。
圍繞助企興業,以黨建引領經濟發展。健全基層黨組織常態化聯系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組建145支“保企工作隊”,與1817戶企業建立包保對子,解決資金鏈緊張、招工用工難等問題266個。落實助企紓困“7個一批”措施,抓實3個“紅色孵化器”建設,增設稅務、財政、科技3個發展服務團,提供個性化、精準化、專業化服務。建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黨建聯盟,推動黨建與企業生產、文化理念深度融合。高質量打造中天大廈樓宇黨建示范點,踐行“樓社一體化、服務零距離”理念,建立樓社一體、樓社聯動工作機制服務樓宇經濟,被吉林省委組織部評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精品指導服務中心。
堅持強基固本建體系,在抓兩頭、帶中間中提質增效
扎實落實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標準體系(BTX)建設工作,始終把握根本遵循、嚴格落實標準,實現基層黨組織全面規范、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注重嚴格規范提標準。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導向,健全完善140個黨支部聯系點,全面落實“九個一”工作部署。編印《黨的組織生活口袋書》,開展“精品黨課”征集評選活動、“千秋偉業 百年風華”音樂黨課系列活動,推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執行。持續提升“兩個覆蓋”質量,全區815個非公企業、202個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分別達到59%、60%,覆蓋率達到100%。規范構建黨群服務陣地群,改造花園社區、萬嘉社區等3個社區陣地,實現吾悅社區、建陽社區等3個社區新址投入使用,規范建設198個“網格驛站”、81個“單元之家”。
注重分類施策抓特色。聚焦機關黨建、農村黨建、城市基層黨建不同領域特點,組織實施系列特色載體活動,推動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實施機關黨建“服務社區、領辦實事”黨組織共建、“黨旗增輝”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充分激發機關黨建活力動力。在普陽街道試點成立星夢基金,改造遼陽街便民疏導點,引入社會組織市場化手段助力治理,深化“豐和協同治理”“互助燈塔紅旗譜”等黨建聯盟做法,探索裴家村“一領三雙”、雙龍村“一線工作法”工作載體,在興隆村開辦豐農惠民驛站,持續優化城鄉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創新創優路徑。
綠園區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參觀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國企黨建工作 。
注重典型引路創先進。設立3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扶持打造基層黨建示范項目,新建林園社區、雷鋒社區、一汽家園社區3個千米精品社區,東安村、三間村等4個“美麗村部”,改造完善西新鎮黨史黨性教育基地,高標準升級打造鼎慶黨群活動中心、研奧電氣黨建陣地、和興物業黨群服務中心等10家“黨建強發展強”非公黨建示范點,2家非公企業晉升五星級非公企業黨組織,持續壯大綠園黨建示范陣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