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標桿 勇擔當 提效能 – 楊凌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推進模范機關建設
跋山涉水,輾轉千里,遠赴河南、湖南、安徽、江蘇等多地,“凌”警官們不顧疲勞,重拳出擊,一切只為了幫群眾追回被詐騙的錢款;
惠企政策有哪些?去哪兒申報?怎么申報?申報結果怎么查詢?在楊凌行政服務大廳,集中受理、分類轉辦、限時辦結,讓難題獲突破,“惠企政策兌現專區”更是讓所有惠企政策“一站式變現”;
2020年實現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61家,新增國家高企22家,面向旱區開展農業科技培訓527場次、培訓農民4.6萬余人次;
……
這一樁樁一件件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變化和創新,來源于楊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推進模范機關建設。
2020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推動楊凌機關黨建走在前、作表率、爭一流,示范區黨工委組織部、直屬機關黨委圍繞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組織開展了模范機關創建工作。
一時間,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聚焦“一個帶頭、三個表率”,楊凌示范區各級黨政機關爭當政治過硬、信念堅定、組織有力、作風過硬、廉政自律的模范。一場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探索與實踐,在農科城大地拉開帷幕。
在抓牢夯實基礎強組織上立標桿
“我自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
1月30日,楊凌示范區首個戰疫情臨時黨支部在馬超嶺特大橋執勤點成立,一直堅守在這里的黨員干部們,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一連50多天,他們放下孩子、老人和家庭,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捍衛著錚錚誓言。
馬超嶺特大橋執勤點只是楊凌臨時黨支部防疫“堡壘”的一個縮影。緊隨其后,在抗疫一線,西寶高速楊凌東西出口、新橋路渭河大橋、西寶中線與扶風接口處等其他7個交通要道防控執勤點,及1個武漢返鄉人員留觀點都紛紛成立臨時黨支部。
支部做堡壘、黨員當先鋒。一個個臨時黨支部如同一座座堅實的戰斗堡壘,一位位共產黨員先鋒以忘我的戰斗精神,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2020年讓人無比難忘。在楊凌疫情防控一線、在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哪里就有黨旗飄揚。楊凌示范區直屬機關各基層黨組織紛紛成立黨員突擊隊,廣大黨員、積極分子沖在前、干在先,涌現出陳其輝、張妮等一批抗疫先鋒人物,并為黨組織輸送了一批在火線上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新鮮血液”和“有生力量”。
此外,示范區直屬機關黨委還以“六個一”為抓手,按照“抓兩頭促中間” “增加先進支部、提升中間支部、整頓后進支部”的工作思路,持續用力解決突出問題,擴大先進支部數量,使每一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黨旗高高飄揚的戰斗堡壘。
在抓牢抓實黨建引領推動工作中勇擔當
“我代表我們協會的所有會員,向黨工委管委會說聲謝謝,感謝政府為我們企業排憂解難。”這是示范區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凌霖科生態工程公司董事長李保宏埋藏已久的心里話,終于在2020年4月23日下午召開的示范區管委會工作部門與民營企業懇談暨惠企政策宣講解讀會上,他當著“自己人”一吐為快。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給示范區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一定沖擊,復工未復產、復產未達效……
企業面臨的困難,黨工委管委會感同身受。為幫助“自己人”解疫情之痛渡過難關,在中省出臺多項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惠企政策之外,楊凌也于第一時間,從金融支持、穩定用工、企業減負、保障生產等方面先后提出26條政策舉措,150多名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進企業、到園區,全面開展“三下三抓兩促進”活動,幫助企業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把落下的產能趕上來。
黨建引領是關鍵。楊凌示范區把戰“疫”一線、上合基地建設、“無黑無惡”創建、文明城市創建等作為做好經常性發展、考察黨員,推動重點工作落實的重要“考場”,全區各級機關緊緊圍繞模范機關建設,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奮力推進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在做實基層黨建引領推動發展中展現新作為,為推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抓牢務實為民服務中提效能
“早上10點開始辦理,下午2點多連公章都刻好了。”談起在楊凌辦營業執照,陜西戴農惠泰生物健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冰魂直言,這是他辦營業執照以來,感覺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一次,并豎起大拇指,不停為工商柜臺前的“金牌店小二”點贊。
值得點贊的不止工商辦照。率先在全省實現電信詐騙案件止升下降;率先在全省提前完成5萬輛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任務;全面推進92項“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全域實施;設立“24小時無人自助服務區”,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空間;一站式專車接送,惠民暖企復工大禮包里裝著的不僅是滿滿的政策干貨,更裝著楊凌滿滿的愛……
平常處見作風,細微處見初心。建設模范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關鍵。楊凌黨政機關各部門和黨員干部甘當企業、群眾的“金牌服務員”,不斷健全完善“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提高便民利企服務效能,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主題黨日活動,各級各部門(單位)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深入基層一線問政、問需、問計,真心實意為群眾紓困解難,在為民服務中踐行了初心使命。
記者:王曉艷
編輯:趙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