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教育③-東莞市可園中學:推動黨建與教學深度融合,為學校發展注入新力量
編者按:以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當前,東莞市委教育工委在優化工作格局、增強服務和治理能力、強化黨建示范引領和完善評估方面,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東莞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為打造一批教育基層黨建工作新標桿、新品牌,帶動全市教育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整體提升,東莞在全市教育基層黨組織中實施了以推廣標準化、建設新標桿為主要內容的“雙標工程”。去年以來,東莞市委教育工委共創建了6個教育系統學校基層組織“雙標工程”建設示范點。
為進一步梳理各示范點黨建工作亮點,凝練黨建工作在學校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引領借鑒作用,南方 將開辟專訪欄目,對話學校黨委書記,總結教育黨建經驗,推廣典型案例。
11月27日,70余位來自東莞市內廣東省內中小學校長齊聚東莞市可園中學,當天學校以“文化引領圓夢想,聚焦課程創品牌”為主題,舉行品牌學校教學開放日活動。
活動中,學校不僅開放三個年級共26節國家課程及16門校本特色課程,還推出校長論壇,深度探討教育“文化與品牌”建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陳澤林以《構建學校特色文化,推動學校品牌發展》為題,向與會嘉賓分享可園中學“圓夢教育”品牌學校建設經驗。
11月27日,可園中學舉辦“文化引領圓夢想,聚焦課程創品牌”教學開放日活動。
2019年可園中學被評為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經過近一年培育,今年11月,學校正式獲批成為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以品牌開放為契機,可園中學全面展示了學校教育教學碩果,也進一步豐富學校“黨建 ”內涵。
黨建促品牌,創建新標桿。近年來,可園中學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夯實基礎、突出標桿,特色引領、彰顯品牌為特色,構建“黨建 ”新模式,引導學校黨組織在黨建中主動作為、彰顯能力、樹立形象,為學校內涵發展注入新力量。
以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今年7月可園中學被東莞市委教育工委確定為學校基層組織“雙標工程”建設示范點,成為全市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初級中學。
榮譽的背后,始于三年前的探索,基于黨員教師占比多、素質高、年輕化三大特色,可園中學開始走出一條“以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的實踐之路,通過“黨建 教師”不斷激發教師隊伍內生動力。
“黨的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為學校發展凝聚力量,激發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投身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可園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澤林直言,如何讓黨員教師明白自己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有為意識、擔當意識,需要學校把黨建工作和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工作有機融合,不斷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可園中學開展黨員教師集體過“政治生日”主題活動。
有了明確的方向,離不開落地執行。通過扎實開展“三會一課”、認真推進“兩學一做”,可園中學不斷創新黨員活動形式與內涵,從“亮身份、做表率”到書記講黨課,從走出校門開展黨性教育到黨員教師集體過“政治生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不僅凝心聚力,讓黨員教師牢記身份與使命,同時又以積極導向作用輻射引領更多教師自覺向黨靠近。
“青藍工程”的推出,讓老黨員與新黨員結對幫扶,也進一步促進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隨著黨員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2018年可園中學從黨總支委員會升格為黨委,并在2018年10月被東莞市委教育工委委托為東莞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教育系統示范點。
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微黨課大賽。
如今,學校共有3個年級62個班、在校學生約3100人,正式編制教職工204人;共有黨員112人,其中在職黨員89人,占黨員總數的79.46%。
在主動擔任中作為,可園中學教師團隊迅速成長,學校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黨建 幫扶”創新黨建內涵,大膽走出去,履行使命擔當。在西藏、新疆、汕尾、韶關等省內外教育幫扶中,一批黨員干部、黨員教師走向了教育扶智的最前線。
在援疆、援藏扶貧支教中,可園中學無縫對接傳佳話,學校先后有梁文典、劉成兵兩位老師接力援藏,廖云芳、彭正兩位老師接力援疆。在祖國邊疆,老師們不僅帶去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他們擔當重任,有人任廣東支教團團長、有人任學校德育主任、教導主任,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從2016年開始,可園中學教師接力援藏援疆支教成業內佳話,圖為劉成兵老師為學生上課、解疑答惑。
2016年4月開啟援藏的梁文典,根據林芝市巴宜區中學特點,帶動實施制度化、優質化、高效化、精細化、多樣化、溫情化等“六化”管理模式,助推巴宜區中學2017年中考成績實現跨越式發展,總平均分比上年度提高57.7分。2017年8月劉成兵接棒援藏,他創建“漢語課堂板塊式”教學模式,讓藏區孩子愛上學漢語。
在新疆草湖中學,作為體育老師的廖云芳,不僅通過自己的帶動促進當地教師素質提升,還把學校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組織起來,一年后他主動申請繼續援疆一年半。今年初廖云芳回到東莞后,援疆重任延續在了接任的彭正老師身上。
“在這一批老師身上,我體會到身為一名校長的感動與幸福。”陳澤林說,通過他們的紐帶作用,不僅傳遞可園中學、傳遞東莞教育好聲音,通過加大對援疆援藏學校黨建工作的幫扶引領,也讓黨旗在祖國邊疆飄揚。
正如援藏教師劉成兵所言,支教的兩年他每天都佩戴黨徽,提醒自己身為一名黨員教師肩負的責任。
當前,東莞教育擴容提質正在深入推進,作為支撐當下、決定未來的重要舉措,東莞學位攻堅背后的底層邏輯清晰,以人民為中心,增加優質學位供給的同時,提高規劃建設標準、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辦學質量,更好滿足各類群體的入學需求,更有力地提升東莞這座城市對人才的聚集力。
落到實處,“公托民”教育試點、品牌學校培育、集團化辦學等一系列措施推出。乘著教育擴容提質的東風,可園中學“黨建 品牌”呼之欲出,一是黨建工作要創品牌,二是構建學校品牌。
2019年6月作為第二批“公托民”試點,東莞市可園中學、東莞市橫瀝鎮第二小學兩校攜手托管東莞市橫瀝東豪學校;今年7月,東莞市可園中學教育集團揭牌,洪梅中學作為成員學校納入集團。
積極發揮黨建工作影響力,以黨建引領教師團隊建設,助力學校辦學提質。在東豪中學,通過落實“亮身份”等活動,加強思想引領,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被充分激發。
在洪梅中學,開學前夕的新學年行政、級長聯席會議從中層管理干部著手,部署工作樹立新學年目標,引領中層干部成長。作為可園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陳澤林為全體干部分享《如何做工作計劃(SWOT)》微型專題講座,給學校行政團隊思想與工作指引。
而在隨后的新學期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上,陳澤林與洪梅中學全體教師共勉“堅守”與“改變”,他直言教職工只有打破舒適區,才能有所突破,只有強師德,練內功,加強師資力量,才能促進教師隊伍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一方面積極幫助托管學校、集團化辦學成員校厘清思路,發揮以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園中學也持續擴大學校黨建創建示范點的積極效應,受邀在市內、省內外做黨建報告講座,實現“雙標工程”建設示范點帶頭引領作用。
2020年9月17,鳳崗鎮委組織辦和鎮教育系統黨委舉辦全面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專題黨課,陳澤林受邀主講《加強黨建引領,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17日,鳳崗鎮委組織辦和鳳崗鎮教育系統黨委聯合舉辦了全面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專題黨課,陳澤林受邀以《加強黨建引領,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為題主講專題黨課。
專題黨課上,陳澤林不僅分享了可園中學“夯基礎、突標桿、展特色、顯品牌”的黨建工作思路,還就如何加強學校黨建工作以及加強黨建引領,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師德水平、學生素養,進行深入探討。
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立品牌,可園中學的積極探索也得到師生、同行的認可回應。11月27日,70余位來自東莞市內廣東省內中小學校長齊聚可園中學,當天學校以“文化引領圓夢想,聚焦課程創品牌”為主題,舉行品牌學校教學開放日活動。
學校開放三個年級共26節國家課程及16門校本特色課程。
當天學校不僅開放三個年級共26節國家課程及16門校本特色課程,陳澤林還以《構建學校特色文化,推動學校品牌發展》為題,向與會校長分享可園中學品牌建設經驗,全面展示助力東莞教育提質下學校教育教學碩果。
“對于學校來說,加強黨建的目的在于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學校辦學質量不僅僅在成績,還包括立德樹人。”談及學校的辦學與學生培養,陳澤林直言,黨建帶團建、隊建是初中學校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立足學生發展,聯動家長力量,同樣為學校黨建工作與教學開展激活了新的生命力。
在學校剛剛完成的品牌開放日上,“可中文化代言人”成為活動當天別致風景。為了打造一批具有學校特色的文化志愿者精英宣傳團隊,在開放日前半個月,在校黨委、團委部署安排下,可園中學在校內開展四期文化志愿者培訓,通過層層選拔,該校初二年級28位少先隊員脫穎而出,參與文化志愿者培訓。
黨建帶隊建,可園中學“黨建 學生”創新少先隊工作。
作為學校“黨建 ”新模式的又一次具體實踐,將黨建工作與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培養工作緊密結合,將學校重大活動與豐富多彩的學生德育活動有機結合,這樣的嘗試不僅展示了學子風采,也為學校進一步培養“四有”新時代學生提供探索路徑。
以活動為依托,強化對學生思想引領,創新團建、隊建工作也成為可園中學黨建一大亮點。每年組織學生赴德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是學校的“例牌菜”,在今年初一年級實踐活動中,學校將初一年級少先大隊及各中隊成立儀式與實踐活動結合,學生們在生活體驗課、素質拓展課、國防教育課、消防逃生課等學習與實踐,既體驗勞動的樂趣、磨練意志,少先大隊中隊的成立儀式感則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做一名優秀少先隊員的責任。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在陳澤林看來,家長是學校發展一股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如果家長學校配合好,教育效果加倍好;如果家長不了解學校、不理解學校,教育效果必然打折扣。”
可園中學構建三位一體育人環境,“黨建 家長”助力家校合作,家長志愿者參與學校開放日。
由此,可園中學著力“家校共同體”建設,成立“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創辦“家長學校”,邀請家長義工進校園全程參與校運會、邀請家長共同巡視、檢查學校飯堂等,使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得到優化,自我涵養和教育能力得到提升。
秋季入學,學校迎來新一批學子,促進家校溝通與協作,傳承可園中學家校文化,學校在開學后不久便舉辦第十一屆初一年級家長委員會成立暨工作交流會議,完成家委會會長、副會長、家委委員等選聘。
活動現場,該校101班羅錦陽父親羅培金先生被聘任為第十一屆初一年級家長委員會會長,作為家委代表,他以《家校攜手,重塑夢想,可中圓夢》為題,與全體家委會成員分享自己對于學校、對于孩子、對于家委會工作的感想與見解。
通過聯動家長,拉近學校與家庭與社會的距離,當前學校已經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環境,為學子營造和諧、文明、上進的成長環境,共筑可園夢。
書記專訪
可園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澤林:
持續創新“黨建 ”體系實現學校辦學提質與品牌引領
作為教育系統學校基層組織“雙標工程”建設示范點之一,學校黨建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陳澤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黨建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不是兩張皮。
作為學校、作為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不是空中樓閣、不是光講信仰和思想,關鍵要有抓手、重落地,讓黨建工作來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學生成長、促進學校管理提升、促進學校品牌和影響力擴大。
2019年12月,陳澤林與學校11名黨員赴韶關市南雄界址中學開展幫扶活動,并與該校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共建交流活動。
從三年前確定以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積極構建“黨建 ”體系,可園中學不斷在教育教學中創新、結合東莞教育擴容提質攻堅深化內涵,形成了思路明確、措施具體、保障有力的“黨建 文化” “黨建 教師” “黨建 教學” “黨建 學生”“黨建 家長” “黨建 幫扶” “黨建 品牌”等科學化運行體系,進而實現學校辦學提質與品牌引領。
“學校的責任強化,越來越得到外界肯定,我們也強烈感覺到一所大校、名校的擔當。”陳澤林坦言,以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接下來學校還將持續創新“黨建 ”體系,學校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在東莞教育擴容提質深入推進中,可園中學擴容貢獻做不了,因而希望通過學校品牌輻射持續幫助民辦學校和薄弱公辦學校提升辦學實力,主動擔當一所品牌學校的責任。
落實到學校實踐,以“雙標工程”建設為抓手,不斷強化黨員干部、黨員教師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作為意識和帶頭意識,創新黨建活動形式與舉措,同時加強對年輕教師的思想、行動引領,鼓勵更多年輕人向黨組織靠攏,讓優秀的人入黨、入黨后讓他們變得更優秀。
豐富黨員活動形式,組織黨員教師赴東莞黨建文化主題公園參觀學習。
立足品牌打造與深化,陳澤林用三句話總結學校的工作思路:打造更多特色品牌項目,以技教人;立足課程文化建設,以課育人;建構校園文化體系,以文化人。不斷深化品牌內涵、迸發品牌力量,把學校建設成“人文溫馨的花園、個性彰顯的學園、情感歸屬的家園、師生成長的樂園”,實現“可園夢”愿景,讓學生更有素養、讓老師更有風范、讓學校更有可為。
【策劃/統籌】王慧
【記者】黃婷
【攝影】孫俊杰
【設計】袁永平
【作者】 黃婷
教育莞家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